公羊羽(公羊羽为什么杀梁萧)

2025年04月14日 baibai 阅读(14)

公羊羽的形象

总体来说公羊羽是个固执、刻板、专注、深情的形象。“凌空一羽,万古云霄”这个作为从《铁血天骄》中就出现的绝顶高手,我们恐怕对他又恨又爱。恨的是他曾经多次要杀梁萧,爱的是他做事总是那么的有主见,可以脱离世俗的见解。公羊羽命运也很悲惨,“此人文武双全、学究天人,只惜一生多难,习文时直比范进,屡考未中,沦为小吏。他虽然潦倒,却热心时务,上书朝廷,针砭时弊。结果触怒权贵,被严刑拷打,流配三千里,家资尽被抄没;父母遭人殴辱,相继 死。”“……他是天生的偏激,认准的一个死理,十匹马都拉不回来,十七岁之前,他对圣人之言、儒家之教推崇备至,谈吐必然孔孟,做事必然方正,只恐皇帝不若尧舜,大臣不如稷契。所以才做出这等顾前不顾后的事情。却不料一腔的热忱遭此厄运。他一怒之下,又犯偏激,陡然从天南转到地北,在天地间削发明誓;今生今世,就算天崩地塌,也不理江山社稷之事。自此远离庙堂,弃文修武,此人确是奇才,忽忽六七年间,竟成了一代高手。”从了情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公羊羽的固执与不幸。公羊羽不顾世俗的追逐了情未果,但始终不锲,令人敬佩了。他一生只教过四个人武功(昆仑前传里面有个白朴,后因热衷仕途被弃),其中最喜欢的便是梁文靖,但文靖没有拜师成为一大遗憾,也正是由于梁文靖的缘故,公羊羽后来救过也放过梁萧好几次。他一生武功通神,更是与花无媸联手创出了号称“天下武学樊笼”的太乙分光剑法。最后和花无媸联手使用太乙分光对抗梁萧的一战可谓是整部昆仑中最经典的一战,是武学的颠峰对决,自此以后公羊羽也就此封了剑。

在凤歌第二部作品《沧海》中提到公羊羽,公羊羽封剑后与众人归隐灵鳌岛,晚年又悟出诸般剑法,因不愿动剑,因此用笔书写在灵鳌岛“风穴”前,后来为陆渐通悟。根据两部作品的暗示,在《昆仑》与《沧海》之间的时间段内,公羊羽的剑法演化为诸多剑法,而且流传于世。这或许也是他相比萧千绝值得欣慰的一点吧

天下朋友如胶漆,万古云霄一羽毛!

石公山头,他自称:

朝游南海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上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公羊羽的武功

太乙分光剑、三才归元掌、归藏剑、碧微箭、芥子须弥掌

一.、三才归元掌:天旋地转人心惶惶三才归元

三才归元掌原只三招,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

‘三才归元’者,气凝于内,神游于外,申敌虚实,伺机而动,此万攻守之要。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伤敌一分,反复攻其伤处,一指溅血,则因其血流不止。兵无常态,水无常形,因敌变化而取胜。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持而可持者为我。

三才归元掌以心法为上,步法次之,掌法为下。心法有三:“镜心”,“无妄”,“太虚”。前两者是“唯我”境界,“太虚识”是“无我”境界。所谓“唯我”,万物忘形,唯有自身。正所谓:鱼游水中而相忘乎水,鸷鸟乘风而不知有风……

‘伤敌一分,则反复攻其伤处,不可怠慢,若一指溅血,则引其血流不止,至其血尽。’(文中只出现这一句)

分为:

三三步四四步五五梅花步六六天罡步七七大衍步八八伏羲步九九归元步(前者为公羊羽所创)十方步(此为梁萧所创)

二.、归藏剑(先天八剑):

分为乾、坤、巽、坎、离、艮、兑、震,依《归藏》之理交相生衍,幻化天地万象,天地万物,皆归藏于其间

1乾剑道:“乾剑道”变化繁复,为诸剑之首。“乾”者天也,剑势高远,如万古云霄,空灵无极。乾剑道”包容天象,前后九个‘大剑势’,每个“大剑势”又包容九个‘中剑势’,每个“中剑势”里又包括九个“小剑势”,环环相套,生生不穷。‘秋高云淡势’‘上穷碧落势’‘八面转斗势’‘万古一羽势’(皆为乾剑道中招式)

2坤剑道:“坤”卦为大地,故而“坤剑道”沉浑厚重,是极厉害的防守剑术。

3艮剑道:“艮”卦为山岳,是以“艮剑道”雍穆雄奇。但这路剑法很少独运,多与“兑剑道”合使。

4坎剑道:“坎”为天下之水,“坎剑道”自也深得水性,若江若海,若湖若瀑,要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路剑法极得“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妙谛,堪称归藏剑中最厉害的剑术。

5震剑道:“震”为雷霆霹雳,雷霆万钧,但只是一瞬。是以这路剑法只有一招,不出则已,出则无坚不摧。其狠辣迅疾,足为归藏剑第一。

6巽剑道:巽者风也,风乃宇宙之气,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巽剑道”变化多端,为“归藏剑”之最,轻柔时有扬花拂柳之妙;但若是癫狂起来,则有碎石伐木、摧枯拉朽的大威力。

7离剑道:“离剑道”则为火象,霸气十足,无所遮拦,可一旦使出,便似野火燎原,势不可当。

8兑剑道:兑为沼泽,山泽合用,一正一奇,往往陷敌于无形。

以下是梁萧华山与公羊羽练剑所演变的:

1“同人剑”易理有云:“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天、火本为同气,合流较易,是以这路剑法三分狂烈,七分飘忽,乾上而离下,如火从天降。

2“大有剑”离下乾上,变成火在天上的“大有剑”。易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惩恶扬善,顺天休命”,这一招惩恶扬善,自是霹雳手段,与儒生以攻对攻,不落下风。

3“明夷剑”他变“乾”为“坤”,“坤剑道”法后土之象,乃是天下少有的防守剑术,长剑左右盘旋,呜呜乱响,将他全身裹得严实,但“离剑道”的剑意却未收敛,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坤上离下”的“明夷剑”。明夷之意,即是火在地下,如岩浆藏于地底,勃勃欲发。

4“晋剑道”坤离易位,火上土下,变作“晋剑道”,野火燎原,便无法收拾。

5“复剑道”坤上而震下,正是归藏剑中的“复剑道”,易理中称复卦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剑道攻守反复,共有七变。(梁萧忽守忽攻,连守五次,也连出了五剑,一剑快过一剑。倏忽间,竟将儒生逼退五步。原来,梁萧这路剑招四分攻,六分守,坤上而震下,正是归藏剑中的“复剑道”,易理中称复卦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剑道攻守反复,共有七变。)

6乾’卦与‘坤’卦相合,乾上坤下便成天地‘泰’卦,坤上乾下则成了天地‘否’卦,如此一来,无异变出‘泰剑道’与‘否剑道’,若泰否两卦相交,又成新卦,如此循环演化,当可无穷无尽了。

三.、碧微箭刚劲为弧,柔劲为弦,松针为箭,练至化境,可吹秋毫,射微尘

四、芥子须弥掌,所谓‘放之须弥,收于芥子’,是公羊羽早年自创的功夫,教于弟子白朴

五、太乙分光剑,号称天下武学之樊笼,须得男女合使,阴阳契合,心心相印

剑术共有两合:一为剑合,剑招配合变化精妙;第二是气合,因男女二人所用内功不同,阴阳二气彼此交流,太极生两仪,初时也只算的二人;待得两气回流,两仪生四象,就有了四人的内力,而后四象生八卦,无异于以一身化四,两个人身具八个人的内力,倘若让他们八卦推衍,复归混沌太极,那时候剑上劲力之强,绝非人力可以比拟。

公羊羽武功

公羊羽的武功独树一帜,以其独特的剑法和箭术闻名。以下是他的三项绝学的详细介绍:

一、三才归元掌:这门掌法深奥精妙,源于三招,但通过变化无穷,展现出无尽的招数。‘三才归元’的核心在于内敛气息、神游外物,洞察敌情,伺机而动,是攻守兼备的要诀。它强调虚实转换,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一旦伤敌,便反复击其弱点,直至血流不止,以此制胜。步法包括三三步、四四步到九九归元步,其中九九归元步是公羊羽独创,展示了他的深厚功底。

二、归藏剑(先天八剑):这套剑法根据《归藏》的哲学原理,分为乾、坤、巽、坎、离、艮、兑、震八种剑道,每一剑道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策略。乾剑道如云霄般高远,坤剑道沉稳防御,艮剑道雄奇,坎剑道柔中带刚,震剑道迅疾无匹,巽剑道变化多端,离剑道霸气,兑剑道则擅长陷敌。梁萧与公羊羽在练剑过程中,通过易理演变出多变的剑招,如“同人剑”至“复剑道”,充分展现了剑法的无穷变化。

三、碧微箭:这门箭术融合刚柔之力,以松针为箭,练至极高境界,能以微小的力量穿透秋毫,甚至射中微尘。这不仅体现了箭术的精湛技艺,也揭示了公羊羽对力量控制的极高境界。

总的来说,公羊羽的武功集策略、力量和技巧于一身,无论是掌法的智慧,还是剑法的变幻,以及箭术的微细,都展现出他深厚的武术造诣和独特的武学理念。

扩展资料

公羊羽,出现于凤歌小说《昆仑》及昆仑前传——《铁血天骄》。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非盈利且无偿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bantie5@163.com 反馈核实,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51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