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两人年代相隔不远,辛弃疾稍后于李清照。清代文人王士祯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济南二安”,他们分属两个不同词派,似乎南辕北辙。但两人间却存在深刻渊源关系,这是颇耐人寻味的。李清照曾对辛弃疾产生积极影响。杨敏如《李清照词浅论》云:“辛弃疾吸收了爱国词人的传统,应该包括李清照的影响。”
与李清照同时代词家候寘,在其《嬾窟词》中《眼儿媚》(花信风高雨又收)一篇题注云:“效易安体。”辛弃疾更有《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这是一条不容忽视珍贵信息,形象说明辛弃疾受李清照影响比较深,二者间是有共鸣的。《李清照研究论文选》收录唐玲玲《论易安体》一文,文中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首词的内容都不是写儿女闺情,离愁别恨;而是叙说自己在南渡后对国事的不满,抒发闲居乡间的生活和愁思。”
关于辛弃疾学习并继承李清照词,前人早有论及。李清照《行香子》词(草际鸣蛩),其结语是:“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清况周颐《漱玉词笺》引《问蘧芦随笔》云:“辛稼轩《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脱胎易安语也。”
李清照《蝶恋花》词:“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与辛弃疾《 蛮》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首词中“长安”皆故国象征。两者表达思想感情一脉相承。两人所梦想怅望的都是失去的故都汴京。李清照和辛弃疾,他们身处乱世,都有着忧国忧民的高贵心灵。
辛疾弃作为南宋年间豪放派宗师,他受李易安影响较深。这是因为易安词中表现的故国之思和沦亡之苦,深深打动爱国词家辛弃疾的心。辛弃疾一生以抗金和恢复中原为己任,对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 极度愤慨。这和李清照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李清照南渡后词作大多表现国破家亡之恨。李清照对南宋以赵构为首统治集团妥协逃跑行径亦 恨不已。即使在游戏之作《打马赋》中,李清照都不忘爱国,表示要“但愿相将过淮水”,恢复中原。
辛弃疾欣赏李清照的词,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模仿之,这恰从另一角度有力论证了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绵中藏针所谓婉约词,曾经引起英雄词人辛弃疾的深刻注意。所以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云:“至李易安出,而妇人之词乃盛。易安之词,在当时曾发生极大影响,受其影响最深者,乃其同乡辛稼轩弃疾也。”这是很有道理的。
李清照辛弃疾
李清照和辛弃疾同是宋朝著名的文人,两人在词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李清照先于辛弃疾,那么李清照的词对辛弃疾有没有影响呢?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区别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个人的区别是李清照是女性,辛弃疾是男性。文学区别是李清照是婉约派辛弃疾是豪放派。梁衡有两篇文章,《乱世中的美神》与《把栏杆拍遍》,分别写了这两个人,很有价值的。李清照是南北宋之际著名女词人,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爱国词人。两人年代相隔不远,辛弃疾稍后于李清照。清代文人王士祯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济南二安”,他们分属两个不同词派,似乎南辕北辙。但两人间却存在深刻渊源关系,这是颇耐人寻味的。李清照曾对辛弃疾产生积极影响。杨敏如《李清照词浅论》云:“辛弃疾吸收了爱国词人的传统,应该包括李清照的影响。”与李清照同时代词家候,在其《窟词》中《眼儿媚》(花信风高雨又收)一篇题注云:“效易安体。”辛弃疾更有《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这是一条不容忽视珍贵信息,形象说明辛弃疾受李清照影响比较深,二者间是有共鸣的。《李清照研究论文选》收录唐玲玲《论易安体》一文,文中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两首词的内容都不是写儿女闺情,离愁别恨;而是叙说自己在南渡后对国事的不满,抒发闲居乡间的生活和愁思。”关于辛弃疾学习并继承李清照词,前人早有论及。李清照《行香子》词(草际鸣蛩),其结语是:“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清况周颐《漱玉词笺》引《问蘧芦随笔》云:“辛稼轩《三山作》:‘放霎时阴,霎时雨,霎时晴。’脱胎易安语也。”李清照《蝶恋花》词:“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与辛弃疾《 蛮》词”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首词中“长安”皆故国象征。两者表达思想感情一脉相承。两人所梦想怅望的都是失去的故都汴京。李清照和辛弃疾,他们身处乱世,都有着忧国忧民的高贵心灵。
李清照对辛弃疾有哪些影响?
辛疾弃作为南宋年间豪放派宗师,他受李易安影响较深。这是因为易安词中表现的故国之思和沦亡之苦,深深打动爱国词家辛弃疾的心。辛弃疾一生以抗金和恢复中原为己任,对南宋统治者妥协投降 极度愤慨。这和李清照在某种程度上不谋而合。李清照南渡后词作大多表现国破家亡之恨。李清照对南宋以为首统治集团妥协逃跑行径亦 恨不已。即使在游戏之作《打马赋》中,都不忘爱国,表示要“但愿相将过淮水”,恢复中原。欣赏李清照的词,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意模仿之,这恰从另一角度有力论证了李清照“倜傥,有丈夫气”、绵中藏针所谓婉约词,曾经引起英雄词人辛弃疾的深刻注意。所以梁乙真《中国妇女文学史纲》云:“至李易安出,而妇人之词乃盛。易安之词,在当时曾发生极大影响,受其影响最深者,乃其同乡辛稼轩弃疾也。”这是很有道理的。
辛弃疾和李清照没有关系。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 、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人物生平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也有济南章丘人一说),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