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消寒图完成需要多少天?九九消寒图怎么玩

2025年07月24日 baibai 阅读(14)

古人填九九消寒图需要多少天

九九消寒图需要90天来完成。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古代一种传统的时间记录方式,主要用于计算从冬至日起的九九八十一天。这个过程被分为九个九天,即每个九天对应一个数字,从一九到九九。每个九天结束时,人们会在消寒图上填写相应的数字,以表示这个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阶段的开始。

九九消寒图的具体绘制 有多种,其中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在一张纸上绘制九个格子,每个格子代表一个九天。在每个九天开始时,人们会在相应的格子中填写数字,表示这个阶段开始了。随着天数的增加,格子中的数字也会逐渐增大,直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九个格子都被填满。

除了记录时间外,九九消寒图还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重要的数字,代表着阳气的极限和阴气的开始。因此,九九消寒图也象征着阴阳交替、万物复苏的自然规律。

总之,九九消寒图需要90天来完成,它不仅是古代人们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自然哲学思想。通过绘制九九消寒图,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规律和生命循环的奥秘。

九九消寒图到哪一天结束

九九消寒图"是一张记录从冬至这天开始,到惊蛰那天为止。

"九九消寒图"并不只是用来附庸风雅的,而是在"熬冬"的同时,记录并研究气候与农业生产关系的一份统计资料,具有很强的实用意义。

一、冬至与数九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天文学上把冬至当作冬季的开始,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的准确日期,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

二、九九消寒图

明清之际,每逢冬至节前,大多数人家都会在墙上贴上九九消寒图。主人按图逐日填染,直至图中被填写满,也就代表冬天已经过去,该是春风送暖,柳绿桃红,万象更新的春天来了。

从大的方面来说,”九九消寒图“属于广义上明清年画的一种题材。它样式众多,但都有计日和抵日的功能。

明朝皇宫中最为流行的九九消寒图是"九九消寒诗图",这种诗图选取九个笔画为九划的字来代表九个"九",事先用双钩线把字画在一张纸上,入九之后,每过一天用色笔填上一画;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一幅完整的消寒诗图就填绘完毕了。

民间有绘涂九九消寒图 从冬至算起 一共过了多少天

民间有绘涂九九消寒图从冬至算起一共过了八十一天。

冬天时,我国古代流行填九九消寒图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图通常有文字式、圆圈式,梅花图式等形式,每九天为一个"九”,从冬至起每天填充一笔,到九九八十一天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便完成了。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文人根据数九绘制的一幅图。九九消寒图与数九的民俗 相关。冬至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以冬至逢壬日为起点推算“九九”八十一天,即是在公历3月下旬(春分前后)便“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并非全国各地都如此,与冬至逢壬日“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春深日暖”相对应的只有我国南方部分地区。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也称作“写九”。一般而言在九九消寒图的一侧还应写有《数九歌》。

除了文字版本的九九消寒图,还有用图形表示的九九消寒图。将宣纸等分为九格,每格用笔帽蘸墨印上九个圆圈,每天填充一个圆圈,填充的 根据天气决定,填充规则通常为:上涂阴下涂晴,左风右雨雪当中。这种图形版本的九九消寒图简单易行,但显然没有文字版本的漂亮。

此外,也有些九九消寒图采用图画的形式,也称作“画九”。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在寒梅图的一侧常常写有“试看图中梅黑黑,自然窗外草青青”。这种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又被称作“雅图”。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非盈利且无偿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如有文章有不实信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 bantie5@163.com 反馈核实,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备案号:鄂ICP备2024045195号